一说起清明,人们想到的可能就是“祭奠”、“扫墓”等活动,实际上清明节并不只是悼念,还有多种传统风俗活动,汉服文化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从清明节第一天开始,汉服爱好者就在文丞相祠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春祭礼,之后又在柳荫公园开展了清明节传统习俗推广活动,随后,北京汉服协会的小组成员前往元大都遗址公园踏青。今天下午汉服爱好者将前往袁崇焕祠凭吊。
汉服爱好者们希望以此传承传统的清明风俗。
现场探访:汉服寒食舞柳条 清明更有节味
记者日前参加了汉文化爱好者在东城区柳荫公园的一次活动,现场看到很多游客的头上都戴着编成环形的柳条。公园东门内的广场上,几名青年男女手持柳条,身着古代的服饰,正在进行舞蹈表演。表演结束之后,又与同样穿着的百余人一起,来到公园准备好的一块空地上,将手中的柳条插到土中,谓之插柳。
其中一个女孩告诉记者,他们是汉文化爱好者,或者说是推广者,所穿的汉服,是华夏文化中汉族的传统服饰。而在公园举办的各项活动,则是延续古代流传下来的清明时节的各种习俗,“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除了讲究祭扫之外,其实还有踏青、吃青团、打马球、祓禊、戴柳、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这些汉文化爱好者表示,如今包括清明节在内,人们在过很多传统节日时,除了吃一些特定的食物之外,就是利用假期出去游玩,很难营造出节日原本的氛围,而在古代,每个节日都有着丰富的内容。“清明节其实还融汇了寒食节的内容,由于寒食节要寒食禁火,所以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大家便去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
据了解,除此之外,汉文化爱好者今天下午还将赶往袁崇焕祠进行祭拜。
圈子揭秘:QQ微信和贴吧 十万同袍有热情
据了解,许多活动除了由政府组织,也有民间团体的推动。皇甫月骅是北京汉服协会的副会长。按照协会的惯例,每周末大家都会以小组的方式举行活动,而赶上清明等重大节日,便会举办一些大规模的活动。时至今日,皇甫月骅表示,北京汉服协会的会员已经有300多名,全国的汉文化爱好者更是有10万人之多。
这些汉文化爱好者有的是媒体的编辑、或是学校老师、或是装修工人,涵盖了社会的众多行业。但从整体来看,还是以学生为主,女性居多。他们有着自己的QQ群、微信群、贴吧。大家会在群里称彼此为“同袍”,并商议“这周末活动咱们去哪?要安排什么内容?”
另一方面,皇甫月骅告诉记者,汉服只是汉文化当中的一小部分,是我们发扬汉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因此在协会众多会员当中,大家对于汉文化喜好的程度也有着差异。
“比如汉服爱好者,他们主要是喜欢汉服,追求穿着汉服时得到的满足感,但对于传统文化接触并不很多;程度更深一些的是汉文化爱好者,除了对于汉服的喜爱,同样也对风俗、文化十分感兴趣,愿意通过自身行动去传播;而程度最深的则是汉服生活,完全融入到生活当中,很有古人的感觉。”
爱好者故事:90后推荐汉服 老板准他上班穿
今年22岁的小谭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如今在大望路的一家猎头公司实习。偶尔在工作之余,谈及个人爱好时,小谭也会给同事们讲一讲汉服,说一说传统文化。而公司的同事和领导第一次知道小谭喜欢汉服,是在他来公司面试的时候。
“当时领导问我,可能不会一辈子干猎头这个行业,那么以后自己想要做什么?我就说想开一所专门教授传统文化的学堂甚至学校,大家就很好奇,但也很感兴趣,于是就大概了解了一些情况。”而在穿着上,由于公司要求穿正装,小谭也自然遵守公司的规定,但老板告诉他,周五的时候可以穿汉服上班,“让公司的同事们也长长见识。”
在上大学的时候,小谭的课余活动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去操场打篮球、踢足球,周末去骑行、远足。而如今,参与到北京汉服协会活动中的他开始学习武术、射艺。手边的书籍从课本变成了《论语》和《庄子》。
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老家在四川,如今在北京和姥姥、舅舅一起生活。当晚上回到家,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时,姥姥问到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自己便可以学以致用,尽数讲解。
现在小谭经常参加汉文化活动,他希望能在团体中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身边的人。
“我觉得既然我们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觉得应该可以继承古代的生活方式、理念,每个人都穿着汉服生活,去延续老的习俗,传承传统文化中那些好的精神品质,包括礼仪、信仰等等。”这是他对传播汉文化的一种遐想。
汉服小知识:穿着有讲究 一套最贵数千元
褙子、深衣、中衣、道袍、襦裙、袄裙,这些汉服的名词对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但在汉文化爱好者的圈子中,他们对此却再熟悉不过。
北京汉服协会的会员告诉记者,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布料可以是锦、绢、绫、罗、帛、布、棉、麻、纱等。
简单来讲,从种类上分,穿在里面的内衣叫做中衣,而穿在外面的开身外套,则名为褙子。上衣塞进裙子就是襦裙,如果上衣在裙子外面,就变成了袄裙。道袍则顾名思义,如同人们印象中道士穿的服装一样。
若从衣服的结构来看,领口相交则为交领,领口垂直延伸下来的开身则是对襟,如果衣服是短袖,那么便是半臂。
于是,按照不同风格的搭配,汉服就有着对襟半臂襦裙、交领半臂襦裙、对襟半臂、交领半臂等等,以及诸多其他款式。
然而,会员们告诉记者,在北京并没有销售汉服的实体商家,大家所穿的汉服,如果自己没有剪裁制作的手艺,那么就只能从网上定制。
为此,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了一些销售汉服的商家。记者发现,按照不同材质、刺绣工艺以及面料,一件汉服的价格低至两三百元,贵的则有几千元。
(法制晚报)
扫一扫关注新浪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