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学院第十六届“科学·艺术·时尚”节之“新时尚、新科技、新动能”高峰论坛于2020年10月17日在樱花园校区7号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服装学院主办,商学院承办,毛日昇等八位受邀嘉宾围绕“新时尚、新科技、新动能”主题与与会师生分享了他们学术研究的成果和产业实践的心得。媒体嘉宾、品牌代表、学校师生150余人参加论坛。仲丛生副校长出席,论坛由商学院副教授王秋月主持。
仲丛生副校长在开幕词中阐述了时尚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以及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说,中国时尚产业必将依托全球技术创新与东方美学价值,构建基于中国优秀文化的时尚标准,成为引领、推动全球时尚产业发展新的动能,在全球时尚产业发展中彰显自身的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提出中国时尚产业在后疫情时期探讨如何应对危机、进行产业升级以及重构商业模式等思考话题。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汇聚各方智慧与灵感,建立学校与业界的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中国时尚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毛日昇做了题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他分析了数字经济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质,从新零售模式、AI新技术的发展、新金融、新能源和新制造等方面深度剖析数字经济如何带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分析了数字经济将会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信息化发展政策处处长、高级经济师马潮江做了题为《新时尚潮流与数字生活新方式》的主题演讲。他在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巨大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加速,外部环境挑战增加后重点分析了国家战略转型的三个新导向: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数字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潮流,数字生活引领了时尚新潮流。
清华大学中意基地办公室主任王旭东做了题为《人工智能破圈时尚设计》的主题演讲。他首先介绍了如何理解视觉艺术,然后详细分析了如何发挥数据的“智慧”破圈时尚设计,并提出人工智能为时尚设计带来了独特的审美表达,催生了新的产品功能,联结了个性定制和批量生产,进而引起新的艺术表达和反思,让台下观众享受了一番人工智能助力时尚设计的视觉盛宴。
北京左右时尚资讯有限公司首席零售顾问李梅做了题为《新零售的四化建设》的主题演讲。她分析了疫情给时尚产业带来的变化,深度剖析了电商直播形式下的时尚零售人、货、场的重新构建,提出了新零售模式下的四化建设:品牌人格化、产品网红化、功能场景化、门店体验化,为新形势下时尚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北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服装行业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徐瑞光围绕《当下中国时尚-审美价值观的分析》做了精彩发言。在梳理了20年中国时尚发展的基础上,他认为目前中国本土的时尚消费市场进入了“小而美”时代,时尚是时间和社会遇合的产物,消费者迭代是讨论时尚产业发展的首要话题。他深入分析了当下的四种审美观:年轻化审美观、潮牌化审美观、小众化审美观及跨界化审美观,并谈到将固有的风格和当下审美价值观有机融合,才是当下消费者需要的品牌。
五位嘉宾的精彩主题演讲后是本次论坛的嘉宾对话环节。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院长赵洪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屈飞,北京之禾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产品经理李磊,爱慕健康事业部总经理李琳琳参与了对话,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授白玉苓担任主持。嘉宾们就此次疫情对时尚品牌的影响、时尚品牌如何借力科技实施数字化的创新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如何应对危机下的商业模式重构及时尚产业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交流与讨论。
嘉宾对话结束后,商学院院长赵洪珊对本次高峰论坛做了总结发言,对嘉宾的演讲作了评述。赵院长说,具有不同背景的学者和企业家利用详实的素材和数据,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卓有见地的观点,在座的广大师生大有收获。赵院长认为,经济新常态对供给侧改革提出了要求,从而对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出进一步要求,而新冠疫情使得三期叠加所带来的矛盾进一步深化,让我们面临新的挑战,数字经济、双循环以及供给侧改革则是实现内涵发展,以及解决三期叠加所带来的矛盾的重要方法与措施。未来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将给产业带来更多的革命性变化,这也启发我们思考在人工智能技术环境下,如何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以及如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形成互赢的局势。今天论坛探讨的主题是新时尚、新科技、新动能,这些话题与观点必将引起师生的深入思考,进而引发行动,在未来不断追求进步。
最后,她表示感谢各位嘉宾对商学院承办本次论坛的支持。今后将继续携手各界,启发灵感、提炼思想,充分汇聚专家的创新力量,推动创新模式的发展,将中国时尚产业带入一个全球化发展的崭新时代。
扫一扫关注新浪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